六个方面100条批评意见清单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19条)
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得不经常,即使学习有的时候也是听的多说的少,以传达上级精神代替政治理论学习,只注重形式不注重结果。
学习不够全面。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方面的内容和党章新修订的部分学习较多,对其它方面的内容学习较少,致使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不够全面。
学习深度广度不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还不全面、不系统,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情况。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有所欠缺,不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缺少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学习上以自学和个人理解为主,援引理论文章、分析文章深入学习不够,组织班子成员谈体会、谈心得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班子整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不深不透,对精髓要义把握不全面。
学习态度不太端正。思想上不够重视,轻视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总感觉自己是老党员了,且经常看报纸杂志、听新闻广播,理论水平还可以,集体学习时有时满不在乎,被动参加,缺乏热情。
学用结合不够。抓落实还存在经验主义,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例如,不能熟练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抓农村工作,面对农村“三变”改革、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变起来比较吃力,利用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打好组合拳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十九大的学原文、读原著的主动性不够,特别是在记录笔记上仅限于抄笔记,没有对重点和认识进行标注和批注。
虽然通过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但对油田公司、XX改革发展缺乏更深的认识,对深层次问题研究还不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大多根据上级要求进行,方法比较呆板、单调,开会时有时“照本宣科”,对一些理论文章和政策文件只是“泛泛而读”,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缺乏深层次互动和思想交流,理论联系实际不深、不透。
学懂、弄通、做实上还存在差距,对学习还有就付了事现象,党的十九大后报告每天学习总是翻前面那几页,经常以事务性多为借口,推拖搪塞理论学习,把学习当成软指标。
把政治理论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产生了偷偷懒、歇口气的念头,自觉主动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不够,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没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学用结合上不够到位。个人始终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到了第一时间学、原原本本学,但是系统性、整体性的学习不够,对有的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韧性钻劲不足,多数时候都是事情来了才翻翻书、查查资料、现炒现卖,没有学深、学透,没有做到学以致用,还存在理解表面化现象。
在“学懂”上做得还不够。仅仅满足于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核心要义的知道和了解,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哲学意蕴、理论贡献认识不深,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表层。
在“弄通”上做得还不够。有单纯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的倾向,未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不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未能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在“做实”上做得还不够。习惯于开开会、学学文件、写写体会等常规化的学习方式,对如何结合单位自身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思之不深、研之不透,未能很好地做到 “不离上级谱,唱活地方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学用脱节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习缺少主动性,没有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理论功底不扎实,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知半解,浮于表面。
学习停留在一般化,缺乏系统思考,常只局限于通读,或者是要用到哪部分才会局部深读,对于知识体系和整体框架的建立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致使学习效果片面化。
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用脱节,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还不能熟练运用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
对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深。由于自己“修身不严”,平时不注重强化学习,满足于翻翻书、看看报和手机微信,对一些政冶理论和业务知识没有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有的知识是急用先学、一知半解。在工作中,不注重向他人学习请教,没有做到边干边学边思考,工作套路不够清晰,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认真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决议决定方面(9条)
请示报告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对请示报告的具体内容、时限和人员层次作出比较明确的规定,在痕迹管理方面也比较滞后。在实际工作中,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上报的数据资料不及时请示沟通,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对与县直部门的工作衔接沟通造成了被动。
对下属党组织和单位约束有待加强。请示报告制度力向下延伸、传导的效果不理想,既有制度机制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监督执行不力的原因,个别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外出请销假制度坚持不到位,临事临会请假等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个别村干部长时间外出未报告包片领导,包片领导也未及时向镇党委和镇纪委报告。
个别党员干部不能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存在迟到早退、不能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等现象,甚至在补缴党费过程中,个别党员有“怨言”,在填报个人重大事项过程中有瞒报、迟报现象。
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不严肃,有时想着图省事,不会有问题,就不请示领导,有时工作没干好,想着怕挨批评,事后就藏着不敢如实汇报。如:有时存在“自己能处置的问题就不给市委添麻烦”“问题解决了再报告”的想法。
能够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组织原则办事,但是有时因生病等特别紧急的事情错过参加组织生活的时候,只以口头、电话等形式请示或报告了事,而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个人有关事项没能及时报备,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备个人事项不主动、不积极,上级不要求,自己不主动,如:201X年,新购置了一辆XX车,没及时向纪委报备。
有个别同志,对个人事项不重视,漏报、填报不规范、指标理解错误等情况仍然偶尔出现。局党组对此问题进行口头批评教育多,进一步的监督和管理较少。
有的班子成员习惯于当“挥手干部”“二传手”,工作抓而不紧、落而不实,只打逗号不打句号,凡事需要督促,不到时间节点不汇报甚至到了节点也敷衍;个别班子成员遇到重大事项往往不请示、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