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始终把牢党的纪律建设正确政治方向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就。新时代新征程,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充分发挥纪律的保障作用,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所蕴含的辩证法。
一、坚持以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而且丰富和拓展了党的纪律建设的内容和范围,明确提出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充分彰显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系统性。
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首先,严明政治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摆在首位,决定了政治纪律也必须在纪律建设中摆在首位。“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其次,严明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党的政治纪律关系到党的政治领导、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这是确保全党团结统一的基础。“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最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如果政治纪律把握不住,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出了问题,其他方面的纪律也很容易被突破。而且,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
加强纪律建设,必须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确保党的政治领导,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组织纪律,是要求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确保党坚强有力。严明廉洁纪律,是要求党员干部清正廉明、秉公用权。严明群众纪律,是要求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严明工作纪律,是要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严明生活纪律,是要求党员干部切实提高道德品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六项纪律为党员干部在各个方面言行举止提供了戒尺,既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保证,也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二、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党性、党风、党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党的建设之中。“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破解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的重要举措。
党性是根本,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所以,党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党风党纪。党性强,则党风正,党纪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
党风是党性、党纪的外在表现,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所以,“四风”问题只是表象,从根上说是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党性修养,才能破除“心中贼”,做到“正心诚意”、无私、无我。否则,“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
党纪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行为规范,是党性的要求,也为锤炼党性、净化党风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严党纪,才能正党风,强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八项规定入手,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群干群关系根本好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三、坚持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从严发力
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坚持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从严,强化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实效性,也是“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内在要求。
加强纪律建设,有制可循、有纪可依是前提,必须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作为重要保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贯穿于党的整个建设之中,也贯穿于纪律建设的全过程。此前一段时间,腐败问题之所以会弄到如此严峻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一些领域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的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否则,“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把制度建设贯穿纪律建设全过程,就是要与时俱进修订制度规定,把严的要求贯彻其中,将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经验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监督执纪执法制度体系。
加强纪律建设,必须把党纪教育作为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加强纪律教育,不搞不教而诛,这既是思想建党的基本要求,也是纪律建设的基础工作、常态工作。要围绕党章党规党纪,开展经常性学习,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形成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要把纪律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教育贯通起来,既坚持正面引导,又加强反面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