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将引领全区上下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把方方面面的动力活力都激发出来,以祖国北疆更加亮丽的风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万千。
切实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中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样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指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结合起来,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深邃思想和伟大实践,更加自觉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改革推向前进。
在深刻理解党中央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考量中强自觉。继党的二十大总体擘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蓝图、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部署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这些重大部署,谋的是强国复兴伟业,布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立的是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之基,必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再创辉煌。我们一定要站在政治、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领悟《决定》提出的“六个必然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迫切需要”,在“为什么改”上进一步深化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好各项工作。
在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中抓落实。《决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决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有机衔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高效融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都是支柱性、引领性、协调性、前瞻性的改革,落地后必将释放出巨大的综合效应,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同时结合内蒙古实际“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贡献内蒙古力量。
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是内蒙古的中心任务,也是内蒙古最大的实际。我们将紧扣这一中心任务和最大实际,全力打通制约全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梗阻,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决定》都要求,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我们将立足地区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聚焦建设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机制,加大煤炭、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健全未来产业、服务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中。同时,围绕促进集约集聚发展优化人口、水利、交通、物流等布局,着眼推动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区域布局,推动各方面优势资源向重点领域统筹整合。通过加快构建规范有序、张弛有度、循环畅通、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格局,确保各项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相一致、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相衔接。
坚持以系统观念优化“五大任务”工作体系。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必须紧紧据此展开。在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深化生态建设“一张图”管理,建立健全推进防沙治沙三大标志性战役、生态建设成果长效管护、林草湿耕保护监管、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制度机制,为建设美丽内蒙古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在安全稳定屏障方面,优化维护国家安全“1+8”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社会治理、政府债务管理、金融风险防范等领域制度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方面,持续完善能源资源保供和开发利用机制,健全稀土研发新型机制,拓展研究领域和方向,促进稀土产业与新材料、新能源耦合发展。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围绕“地、水、种和粮、肉、乳”制定突破农牧业发展瓶颈制约政策措施,支持设施农业、舍饲圈养、庭院经济发展,强化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政策保障。在向北开放桥头堡方面,加快创建中国(内蒙古)自贸试验区,完善“口岸+腹地”联动发展机制,健全同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机制,更好地服务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进一步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内蒙古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去年自治区党委制定出台《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提出“七个作模范”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将不断细化相关领域改革举措,努力把每一个“模范”都做扎实做深入。完善加强思想引领制度机制,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健全“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史料资料挖掘整理和宣传阐释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完善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机制,持续健全就业、医疗、育幼、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推动各族群众更加广泛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完善守边固边兴边政策措施,着力补齐基层治理短板,确保边疆稳定常筑长固。健全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创作生产、传播推广应用、支撑保障机制,完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工作机制,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之以恒转作风、树新风,完善解决“三多三少三慢”和“慢粗虚”问题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健全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和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化机制,持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