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系统概括和深刻阐释。“八个明确”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着重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着重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
一、“八个明确”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这“八个明确”,科学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党和人民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引。
第一,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总任务。这个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伟大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努力,成功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新的战略安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安排,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持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二,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根本着力点。为完成总任务、实现总目标而制定的战略安排,必须建立在对国家发展现实、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变化情况,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和发展的阶段性新变化,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是在新时代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据。明确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把握发展全局,明确发展的方向、任务和重点。
第三,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新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指出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了新时代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带动和引领意义的重要方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战略布局作为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确立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也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布局安排。
第四,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更新体制机制,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一重要论断表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制度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支撑力量和创新途径。
第五,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法治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第六,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战略支撑。强国必须强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这一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保障。
第七,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外交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持续解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国家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中,为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续繁荣绘制了新蓝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为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营造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