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镇养老服务中心主任)
x同志,男,中共党员,19x年x月出生,现任x县x镇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十余年如一日,始终把民政服务对象当亲人,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心用情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先后获得“x省优秀敬老院长”“x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20x年x月被人社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
养老服务工作千头万绪,照顾老人不但要有一颗爱心,还要细致入微、有耐心,最主要的是吃苦耐劳,受得住寂寞,忍得了委屈。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缺失亲情、患有疾病的老人,他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照顾他们。有位高龄老人入住之后视院长为家人,非让他为他洗头,别人就不让洗。有一位双腿截肢的大爷因行动不便、缺乏关爱,性格也变得孤僻,院长耐心地陪伴在他身边,陪他聊天解闷,为他洗头洗澡、更换衣物,冬天取暖,还专门设计制作了一个烘火的火桶,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大爷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老人们喜欢得不得了。
这就是x镇养老服务中心主任x,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把那颗始终如一的善良之心和那份永不褪色的敬老情怀转化为服务养老事业的实际行动,滋润了每一个老人的心田,照亮了养老院每一个角落。
无私奉献 投身养老事业
20x年初,时任院长退休后,镇党委急迫亟需寻找一名经验丰富、甘于奉献的管理者挑起养老服务中心的担子。作为一名服务乡村十多年的基层工作者,x得知消息后,毅然决定放弃原本稳定的工作,主动请缨,担当起了照顾这些鳏寡孤独老人的责任。自此,他开启了x年的“5+2”“白+黑”的为老服务之旅,用无私的奉献为孤寡老人编织了一个温暖的夕阳红世界,用他的实际行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精心管理 打造温馨家园
担任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后,x坚信,要让老人安享晚年,改善硬件设施是基础。于是他四处奔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社会捐助。20x年修建房屋,20x年改造食堂,20x年建设护理专区,20x年新建医务室、残疾人之家,20x年建设消防站……前后争取资金x余万元,将基础设施简陋的养老院一步步打造成设施完善的医养结合示范点。去年,又将老人居住的房间全部安装了空调,增设了无障碍设备,老人们的起居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他结合x镇养老服务中心实际,制定《财务管理办法》《特困供养人员住养手册》《工作人员手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规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护理人员岗位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将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确保老人们吃的放心、住得安心。
无微不至 传递人间真情
物质条件的改善只是第一步,真正让老人们感受到幸福的,是来自心底的关怀和陪伴。x始终把老人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无论是生病卧床的照顾,还是日常琐事的倾听,他都亲力亲为、从不言苦。每天,他亲自把关菜谱,根据季节调整膳食,确保老人们营养均衡。每当有老人过生日,他都会准备蛋糕和礼物,为老人们举办一个简单而温馨的生日派对。当夜幕降临,他总会逐一走进老人们的房间,与他们拉家常,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那份耐心和细心,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尊重。
除了对老人的日常照料,x还十分注重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他的倡导下,养老院与当地学校、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文艺演出、健康讲座等活动,为老人们带来欢乐与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医养结合医务室优势,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心理慰藉、病员治疗和转诊,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社会赞誉 弘扬道德风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x的精心管理下,老人们不仅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养老院的口碑逐渐传开,x镇养老服务中心先后获评x市敬老文明号、x市民政服务系统先进集体、消防管理标杆单位、x省三级养老机构、x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等荣誉称号。而他个人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市优秀敬老院长、x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宋主任比我们亲人还要细心,每天问长问短的,生怕我们吃不好,穿不暖。”“这几年给我们的房间进行装修改造,安装了空调、网络电视,更换了家具、添置了衣被、建设了护理专区、医务室,与市、县、镇多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极大的提升医护服务质量和生活质量,我们在这里非常温馨。”听着老人们夸赞,看着每一位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无数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养老服务事业,共同构建一个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他说他心中一直有一个美好的场景“蔚蓝的天空下,温暖的阳光里,老人欢歌笑语”。“您若安好!我便安心。就是养老服务人的最大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