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
文明,是人类始终不懈的追求,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肩负的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从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方向,进一步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前行的热情和动力。
书写中华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篇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至少经历了5000年的发展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也理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精心保护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资源。中华文明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还要继续走向新的未来。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这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无论是自然物质还是人类自身,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意识观念,说到底,都是作为一种过程而存在的。无数的过程相互交织,此起彼伏;无数的过程前后相继,推陈出新。因此,世界上从来不可能有任何绝对的东西、永恒的东西。
万事万物如此,人类文明也同样如此。人类文明的发展永远都是在路上。过去在路上,现在在路上,未来仍然在路上。过去有过辉煌,不等于所有的都是辉煌。过去曾经辉煌,不等于现在和将来就永远辉煌。纵览中华文明,同样是永远在路上的过程。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已足够长远,但用天文学的眼光来看,不过是白驹过隙。时间的长短,能说明很多问题,但并不是判断一种文明优劣的根本标准。其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具有内在的强大活力,是不是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是不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在前进,中华文明也在前进。当代的中国文化,已经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书写了中华文明的新篇章。但这样的篇章没有结束,而是要继续写下去。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要求我们把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大篇章、长篇章不断地书写下去,而且要写得更美、更好,使中华文明在凝聚文化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新形势下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重要回答。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目标明确,愿景清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向现代化,中华文明也必须书写时代的新篇章。
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成果和标志。文明由文化而来。所有文化积聚的成果,统称为文明。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道路上走过了不寻常的历程。早在1943年5月,我们党就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把文化建设和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还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并作出重要部署。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对应的,要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这些所有的建设最终都要归结到深层次的文明进步上。这种文明是对5000多年传统文明的继承和延续,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更新、发展、转化、创造,始终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充满时代进步的气息。这种文明,既集中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又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建设和成就方面,是包含和反映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整体性的文明形态。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代化与文明密不可分。所谓现代化,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变革过程,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工业化的发展,并伴以法治化等方面的进步。到当代,现代化进一步体现为不断加强的信息化、智能化,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向“现代”的转“化”是历史趋势,但转“化”的内容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未来会是什么,只能由未来去回答。透过迄今向“现代”转“化”的种种现象看其本质,所谓现代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基于不平衡发展规律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运动过程。从纵向来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是一种进步,从传统的工业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化也是一种进步。这种发展进步是无止境的。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国家的文明发展又都是不平衡的。在每一个特定时刻,总是有一些类型或国家的文明,处于比较领先亦即“现代”的水平,而其他的就要不断地追赶,争取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也就是向“现代”转“化”。所谓现代化,就是这样一种你追我赶、不断超越的广阔图景和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说到底是一种文明发展的进程,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发展和成果,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进步。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以更强的力度、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标准,推动中华文明获得新的发展。
在与世界文明交融互动中自立自强
中华文明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即使曾经在较长时期内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的因素发展和延续,但自人类历史由民族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之后,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文明,都已经卷入到一种浩浩荡荡的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直立行走到钻木取火,从语言发育到文字发明,从城市兴起到建立国家,从崇拜神灵到尊崇人性……世界历史的一个个节点和过程,连接起了人类文明的漫长篇章。其间,有血与火,也有诗与画,有暴力与强权,也有智慧与梦想。世界发展的历史,本质上也是人类文明在曲折中发展进步的历史,世界文明也是一种不断用文明战胜野蛮、用人性战胜兽性的过程。尽管有各种障碍和曲折,但世界文明终究在走向前方。
......